本文目录一览

1,路基过渡段分为那六个单位工程

路基工程分部工程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小桥及符合小桥标准的通道,人行道,渡槽、涵洞通道工程、砌筑防护工程、大型挡土墙,组合式挡土墙。单位工程包括:路基工程(每10km或每标段)、路面工程(每10km或每标段)、桥梁工程(特大、大、中桥)路基工程分部工程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小桥及符合小桥标准的通道,人行道,渡槽、涵洞通道工程、砌筑防护工程、大型挡土墙,组合式挡土墙。路面工程分部工程包括:路面工程(1-3km路段)桥梁工程分部工程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预制安装、上部构造现场浇注、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防护工程、引道工程。桥梁工程分部工程包括:基础及下部构造、上部构造预制安装、上部构造现场浇注、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防护工程、引道工程。
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或横向不同岩土组合时,为保证路基横向刚度和防止横向差异沉降的产生,应将自线路中心线靠山一侧宽度不小于2m、基床表层以下1m范围内予以挖除换填,填料应符合基床要求,并设置4%的向外排水坡。硬质岩半填半挖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土质及软质岩路堑半填半挖采用台阶方式过渡并回填与路堤相同的填料。硬质岩路堑与土质路堑纵向连接时,沿土质路堑的换填底面向硬质岩地段路基面顺坡设10m长的过渡段,过渡段范围内填料满足路基各部位填料的要求。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坚硬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过渡段基床表层20m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充分振动压实,压实标准同桥路过渡段。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顺原地面纵向横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0.6m。与路堤同步填筑相同填料。同时在台阶顶部设置φ100mm横向排水盲沟,引排水入路堑侧沟或路基外。基底处理桥台后背墙绘填筑线埋设底层透水管砌筑渗水墙与路基同步摊铺碾压或夯实检测压实质量合格基坑回填不合格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过渡段基床表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过渡段施工结束涵顶距路肩高度 h≥2m过渡段与路基同步摊铺涵顶距路肩高度 0.7m≤h<2m碾压或夯实检测压实质量填筑至涵洞顶面合格不合格 6-10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图(1)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11。 (2) 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 ① 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按设计要求的坡率开挖台阶。② 路堑为软岩或土质时,过渡段与路堤同步采用相同的填料分层填筑;路堑为硬质岩时,过渡段与路堤同步分层填筑,过渡段填筑级配碎石。③ 过渡段填筑至基床底层顶层后,在堑堤分界处施作横向排水砂沟,内置软式排水管将路基水引排到路基外。④ 硬质岩路堑路堤过渡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硬质岩路堑路堤过渡段基床表层填筑同相邻路基。6.5.4 路堑与隧道刚性过渡段隧道与土质、全风化与强风化岩石路堑间设置长度20m的c15混凝土过渡段,c15混凝土厚度在隧道端与隧道仰拱衬砌厚度一致,在路堑段渐变至0.6m。开挖台阶与路基同步不同填料填筑摊铺填料检查厚度碾压检测压实质量合格过渡段填级配碎石不合格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施做横向排水砂沟与相邻路基同步填筑基床表层硬岩路堑与路基同步同料填筑土岩路堑不合格合格 图6-11 路堤路堑过渡段施工流程图 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时,混凝土施工采用组合钢模板立模,泵送入仓,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刚性过渡段伸缩缝内采用沥青混凝土充填,外采用jl-853新型防水聚硫密封胶封闭,厚0.03m。(1)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6-12。(2) 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① 施工准备:隧道进出口完工后,及时清除生产垃圾,测量放样,备好材料与设备。相邻段路堑开挖,靠近结构物侧挖至比隧道底面标高低隧道的衬砌厚度,路堑端比基床表层低0.4m,长20m渐变过渡形式。路堑开挖隧道进出口处理施工准备立模埋设垫层灌注养护拆模下步工序备料混凝土拌和 图6-12 混凝土刚性过渡段施工流程图 ② 立模时,模板加固要牢靠,防止跑模漏浆,造成混凝土质量降低。③ 混凝土采用搅拌机拌和,运输车运输,平板振动器振捣。浇筑完混凝土,收浆抹面。覆盖洒水养护至少14d。④ 拆模:三天后拆除模板,处理伸缩缝。⑤ 每隔10~15m设伸缩缝一道,伸缩缝采用沥青混凝土充填,外用jl-853 新型防水聚硫密封胶封闭。

路基过渡段分为那六个单位工程

2,涵洞施工作业方法有哪些

1、测量放样:涵洞测量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先放开挖边线、中线及放坡点,随着开挖进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绘开挖断面,作为计量资料。要求每次收方与原始断面采用统一轴线或同样的相对关系,测绘资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虑,最后资料汇总成为竣工图纸。2、土方开挖:开挖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土层较薄时,利用1.0m3挖掘机一次性开挖至保护层;开挖厚度较大时,分层施工。在开挖至设计基础高程时预留10cm~2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以免扰动地基原状土。土方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项目,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3、基础处理:基础开挖后对于基坑底部的积水要及时排除干净,采取的方法是在基坑内设排水沟,排水沟布设在基坑四周,轮廓线外侧,距开挖基坑边坡坡脚1.0m左右,集水沟宽度和深度根据积水量确定。在基础开挖线以外设置集水坑,将排水沟内水汇集到集水坑后采用水泵集中排除。当基础底部土质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要求时,及时上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方案,采取换基等技术措施以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基底清理完毕后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 钢筋制作安装涵洞工程钢筋在加工厂按设计要求集中制作,分类编号运至工作面。施工时根据测量放线标记,焊接钢筋样架;按照配筋施工详图,核实钢筋的数量、型号等,由低到高人工进行钢筋绑扎或焊接。钢筋安装时应严格控制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和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设与待浇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分散布置,并与钢筋绑牢。现场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钢筋交叉的连接按设计规定进行。如设计未作规定,且钢筋直径在25mm以下时可按50%的交叉点进行绑扎。柱和梁的钢筋中,主筋与箍筋的交叉点在拐角处全部绑扎。。对于直径在16mm以上的Ⅰ级、Ⅱ级钢筋,在不损坏钢筋截面的情况下可采用点焊来代替绑扎。5、模板支护:涵洞工程模板安装前,首先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布设控制点,以利支护时检查和校正。并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倾覆。模板的支架必须支撑在坚实的地基或混凝土上,当安装在土基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土基必须坚实牢固。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以及模板接缝处,必须光滑、平整、密合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对于模板缝隙较大的部位可采用双面胶带封堵,以免出现浇筑时严重漏浆现象,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支护好的模板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模板的拆除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模板周转次数的重要因素。模板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2~7天后进行,且砼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为宜。模板拆除的方法和程序:在同一浇筑仓的模板按”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的”的原则,按次序、有步骤的进行,不准乱撬。拆模时,应尽量减少模板的损坏,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拆下来的模板的连接件、支撑件及时清理入库,以备下次再用。模板的清洗和脱模剂:钢模板在每次使用前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钢模面板涂刷机油,不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以免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且脱模剂在立模之前涂刷,以免污染砼接缝或钢筋。木模板表面采用烤涂石蜡或其它保护涂料,一般工作中采用涂刷机油。模板在使用后及时进行清理、维修、加固。6、涵洞混凝土和涵管施工涵洞混凝土及涵管安装施工工序:基础验收→垫层砼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清仓验收→涵洞进出口挡墙基础砼浇筑→涵管基础砼浇筑→涵管安装→管座砼及涵管接口处理→进出口挡墙二期砼浇筑→砼养护①涵洞混凝土在清仓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砼浇筑,浇筑时按沉降缝对砼进行分仓分块浇筑。采用拌合机拌制砼时严格按经过试验的砼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砼拌制的时间、投料顺序、进料容量均应符合规定。拌制完的砼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砼均匀、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现象,如运距较远砼离析严重在入仓前对其进行二次搅拌。砼入仓采用溜槽或溜筒下料,人工平仓振捣;振捣混凝土时,要做到振捣均匀、密实、不漏振、不过振,直到混凝土的表面平整,不下沉、无气泡、泛浆为止。新浇筑完的砼及时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按不同标号、不同配合比、不同施工部位、不同的作业班分别制作砼试件,以备检验;制作砼试件时要与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见证取样。②在涵管基础砼浇筑完成24h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管的安装,安装时采用机械进行吊装,测量人员跟踪校核,以保证安装轴线及高程的准确性。确认准确无误后,采用与管座砼同标号的砼块将管挤牢固定,防止因外力挤压使砼管发生位移。③涵管安装结束后,即可进行管口处理、管座砼浇筑、进出口挡墙二期砼浇筑,砼浇筑施工工艺方法同上。管口施工时首先对管口进行凿毛处理后,在管缝间填塞沥青麻絮,然后用砼按设计要求进行抹带处理,抹带宽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处理完的管口用塑料薄膜包裹养生,直到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为止。7、涵洞土方回填:涵管顶土方的回填是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序之一。

涵洞施工作业方法有哪些

3,涵洞施工盖板下一步什么作业

如果是明涵的话做铺装
1、测量放样:涵洞测量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先放开挖边线、中线及放坡点,随着开挖进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绘开挖断面,作为计量资料。要求每次收方与原始断面采用统一轴线或同样的相对关系,测绘资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虑,最后资料汇总成为竣工图纸。2、土方开挖:开挖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土层较薄时,利用1.0m3挖掘机一次性开挖至保护层;开挖厚度较大时,分层施工。在开挖至设计基础高程时预留10cm~2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以免扰动地基原状土。土方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项目,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3、基础处理:基础开挖后对于基坑底部的积水要及时排除干净,采取的方法是在基坑内设排水沟,排水沟布设在基坑四周,轮廓线外侧,距开挖基坑边坡坡脚1.0m左右,集水沟宽度和深度根据积水量确定。在基础开挖线以外设置集水坑,将排水沟内水汇集到集水坑后采用水泵集中排除。当基础底部土质达不到设计承载力要求时,及时上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研究处理方案,采取换基等技术措施以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基底清理完毕后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4、 钢筋制作安装涵洞工程钢筋在加工厂按设计要求集中制作,分类编号运至工作面。施工时根据测量放线标记,焊接钢筋样架;按照配筋施工详图,核实钢筋的数量、型号等,由低到高人工进行钢筋绑扎或焊接。钢筋安装时应严格控制钢筋的安装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和各部分钢筋的大小尺寸,为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满足设计图纸的要求,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设与待浇混凝土同标号的混凝土垫块,混凝土垫块分散布置,并与钢筋绑牢。现场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钢筋交叉的连接按设计规定进行。如设计未作规定,且钢筋直径在25mm以下时可按50%的交叉点进行绑扎。柱和梁的钢筋中,主筋与箍筋的交叉点在拐角处全部绑扎。。对于直径在16mm以上的ⅰ级、ⅱ级钢筋,在不损坏钢筋截面的情况下可采用点焊来代替绑扎。5、模板支护:涵洞工程模板安装前,首先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布设控制点,以利支护时检查和校正。并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倾覆。模板的支架必须支撑在坚实的地基或混凝土上,当安装在土基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土基必须坚实牢固。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以及模板接缝处,必须光滑、平整、密合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对于模板缝隙较大的部位可采用双面胶带封堵,以免出现浇筑时严重漏浆现象,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支护好的模板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模板的拆除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模板周转次数的重要因素。模板拆除一般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2~7天后进行,且砼表面和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为宜。模板拆除的方法和程序:在同一浇筑仓的模板按”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的”的原则,按次序、有步骤的进行,不准乱撬。拆模时,应尽量减少模板的损坏,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拆下来的模板的连接件、支撑件及时清理入库,以备下次再用。模板的清洗和脱模剂:钢模板在每次使用前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钢模面板涂刷机油,不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以免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且脱模剂在立模之前涂刷,以免污染砼接缝或钢筋。木模板表面采用烤涂石蜡或其它保护涂料,一般工作中采用涂刷机油。模板在使用后及时进行清理、维修、加固。6、涵洞混凝土和涵管施工涵洞混凝土及涵管安装施工工序:基础验收→垫层砼浇筑→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清仓验收→涵洞进出口挡墙基础砼浇筑→涵管基础砼浇筑→涵管安装→管座砼及涵管接口处理→进出口挡墙二期砼浇筑→砼养护①涵洞混凝土在清仓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砼浇筑,浇筑时按沉降缝对砼进行分仓分块浇筑。采用拌合机拌制砼时严格按经过试验的砼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砼拌制的时间、投料顺序、进料容量均应符合规定。拌制完的砼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砼均匀、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现象,如运距较远砼离析严重在入仓前对其进行二次搅拌。砼入仓采用溜槽或溜筒下料,人工平仓振捣;振捣混凝土时,要做到振捣均匀、密实、不漏振、不过振,直到混凝土的表面平整,不下沉、无气泡、泛浆为止。新浇筑完的砼及时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按不同标号、不同配合比、不同施工部位、不同的作业班分别制作砼试件,以备检验;制作砼试件时要与现场监理工程师共同见证取样。②在涵管基础砼浇筑完成24h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管的安装,安装时采用机械进行吊装,测量人员跟踪校核,以保证安装轴线及高程的准确性。确认准确无误后,采用与管座砼同标号的砼块将管挤牢固定,防止因外力挤压使砼管发生位移。③涵管安装结束后,即可进行管口处理、管座砼浇筑、进出口挡墙二期砼浇筑,砼浇筑施工工艺方法同上。管口施工时首先对管口进行凿毛处理后,在管缝间填塞沥青麻絮,然后用砼按设计要求进行抹带处理,抹带宽度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处理完的管口用塑料薄膜包裹养生,直到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为止。7、涵洞土方回填:涵管顶土方的回填是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工序之一。

涵洞施工盖板下一步什么作业

4,有关剪力墙钢筋的位置问题

水平方向的剪力墙的钢筋应该是>2排,估计你家也就2排,钢筋到边缘的距离(也就是保护层的厚度)最少应该是大于等于15MM,这是国家规定的! 如果出现你家的那问题,应该是质量上的问题,应该是钢筋弯曲,或则模板不平造成的,或则是混凝土级别低等等 剪力墙一般都设两排钢筋,是分布在内外两边的!不过也有三排及以上的! 但位置都大同小异!内外边的钢筋应该有2公分以上的保护层,要是再加上粉刷的话,钢筋离墙外至少也在5公分左右! 所以正常剪力墙是不可能看到钢筋的锈斑! 你说的那些纯属施工原因造成的! 像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钢筋将会严重腐烂,那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我想,这么显而易见的东西施工都能马虎出错,建议你最好在仔细看看别的地方还有没有隐患! 墙厚140mm以上的剪力墙,都应是两排钢筋。钢筋布置在墙两侧,钢筋到墙外皮的距离应为15mm。 漏筋了~~~~明显有影响的 监理看到了又要找麻烦了。。。。是浇筑的时候 没有调整钢筋吧。。。估计是没有放钢筋保护垫块。。挺严重。。。 也有可能是模板对拉筋留下的 那个没啥事 看清楚 要是点形状的就是对拉筋的 要是线条型的就是漏筋 你所说的剪力墙应该是还未抹灰的毛墙,其钢筋(水平钢筋)保护层一般为15mm,出现的情况通常有两种: 一是钢筋偏位造成保护层过薄或几乎没有保护层引起钢筋锈蚀.这种情况一般能看到一道道水平锈痕,间距约100至200mm. 二是钢模板支模时本身模板表面有浮锈,拆除模板后锈斑粘到混凝土上形成.这种情况的锈迹应是一块块较均匀的锈迹. 钢筋保护层过小(过于靠外)对剪力墙的质量影响不大,如果是主筋引起的锈斑,应清除表面锈斑,采用水泥砂浆抹灰,以保护钢筋不再锈蚀就可以了.当然既是新接收商品房的剪力墙,应与物业公司交涉,让其处理至满意. 补充:楼板钢筋的保护层(楼板中的钢筋与楼板最外层的距离)为10mm,锈蚀对钢筋受力是有影响的,因为会减小钢筋截面积,既然是新房,应该影响不大,最要紧的是防止继续锈蚀; 保护层的大小在设计图中是有规定的,根据设计规范规定,一般楼板为10mm,剪力墙为15mm或与等于主筋直径.
(1)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力都由钢筋混凝土墙承受,所以剪力墙应沿平面主要轴线方向布置。  1)矩形、L形、T形平面时,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剪力墙结构  2)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个方向布置; 3)正多边形、圆形和弧形平面,则可沿径向及环向布置。  (2)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  1)长度很大的剪力墙,刚度很大将使结构的周期过短,地震力太大不经济;  2)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故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如果剪力墙太长时,将形成低宽剪力墙,就会由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故同一轴线上的连续剪力墙过长时,应用楼板或小连梁分成若干个墙段,每个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每个墙段可以是单片墙,小开口墙或联肢墙。每个墙肢的宽度不宜大于8.0m,以保证墙肢是由受弯承载力控制,和充分发挥竖向分布筋的作用。内力计算时,墙段之间的楼板或弱连梁不考虑其作用,每个墙段作为一片独立剪力墙计算。  (3)剪力墙的数量要在方案阶段合理的确定,以对称,均匀,数量适当为好。  1)剪力墙的开间以6.0~7.0m的大开间,比3.0-3.9m的小开间,较经济合理,降低了材料用量,而且增大建筑使用面积。  2)剪力墙结构的基本周期控制在 C——建筑物的总重力荷载。 若周期过短,地震力过大时,宜减少墙的数量。  (4)调整剪力墙结构刚度的方法有:  1)适当减小剪力墙的厚度;  2)降低连梁的高度;  3)增大门窗洞口宽度;  4)对较长的墙肢设置施工洞,分为两个墙肢。超过8.0m长时都应用施工洞划分为小墙肢。  竖向布置  (1)剪力墙应在整个建筑的竖向延续,上到顶,下到底,中间楼层也不要中断。剪力墙不连续会造成刚度突变,对抗震非常不利。  (2)顶层取消部分剪力墙时,其余剪力墙应在构造上予以加强。  (3)底层取消部分剪力墙时,应设置转换层。  (4)为避免刚度突变,剪力墙的厚度应按阶段变化,每次厚度减小宜为50-l00mm, 不宜过大,使墙体刚度均匀连续改变。厚度改变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改变宜错开楼层。  (5)厚度变化时宜两侧同时内收。外墙及电梯间墙可只单面内收。
你所说的剪力墙应该是还未抹灰的毛墙,其钢筋(水平钢筋)保护层一般为15mm,出现的情况通常有两种: 一是钢筋偏位造成保护层过薄或几乎没有保护层引起钢筋锈蚀.这种情况一般能看到一道道水平锈痕,间距约100至200mm. 二是钢模板支模时本身模板表面有浮锈,拆除模板后锈斑粘到混凝土上形成.这种情况的锈迹应是一块块较均匀的锈迹. 钢筋保护层过小(过于靠外)对剪力墙的质量影响不大,如果是主筋引起的锈斑,应清除表面锈斑,采用水泥砂浆抹灰,以保护钢筋不再锈蚀就可以了.当然既是新接收商品房的剪力墙,应与物业公司交涉,让其处理至满意.补充:楼板钢筋的保护层(楼板中的钢筋与楼板最外层的距离)为10mm,锈蚀对钢筋受力是有影响的,因为会减小钢筋截面积,既然是新房,应该影响不大,最要紧的是防止继续锈蚀; 保护层的大小在设计图中是有规定的,根据设计规范规定,一般楼板为10mm,剪力墙为15mm或与等于主筋直径.
在水平方向的剪力墙的钢筋应该是>2排,估计你家也就2排,钢筋到边缘的距离(也就是保护层的厚度)最少应该是大于等于15MM,这是国家规定的! 如果出现你家的那问题,应该是质量上的问题,应该是钢筋弯曲,或则模板不平造成的,或则是混凝土级别低等等楼板中的钢筋与楼板最外层的距离应该不低于15毫米,有影响。不符合规范,应该跟卖主说明,或则315什么的等等。来源是03G101以及06G901-1
剪力墙一般都设两排钢筋,是分布在内外两边的!不过也有三排及以上的! 但位置都大同小异!内外边的钢筋应该有2公分以上的保护层,要是再加上粉刷的话,钢筋离墙外至少也在5公分左右! 所以正常剪力墙是不可能看到钢筋的锈斑! 你说的那些纯属施工原因造成的! 像这样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钢筋将会严重腐烂,那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我想,这么显而易见的东西施工都能马虎出错,建议你最好在仔细看看别的地方还有没有隐患!楼板中的钢筋与楼板最外层的距离应该不低于20毫米!现浇板钢筋的保护层为20毫米,梁柱一般为25毫米!钢筋与剪力墙的最外层不得低于1.5公分的规定来源就是我以上所说的!在图纸和03G101图集规范上都有!只要是有钢筋锈迹的话,就一定要做处理的,要不导致钢筋深度腐烂就回天乏术了!
剪力墙不是挡土墙,地下室的就是挡土墙,纵向钢筋是重要受力筋,它就是在外的。剪力墙不是一整版整版的墙,它的钢筋叫竖向分布筋和水平分布筋,相比之下,水平分布筋比竖向分布筋还更重要,主要靠它抵抗房屋受到的水平荷载和地震水平作用所产生的剪力,所以它叫剪力墙。把水平筋放里边外边都一样,不如放外边方便施工更好。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墙根据受力特点可以分为承重墙和剪力墙,前者以承受竖向荷载为主,如砌体墙;后者以承受水平荷载为主。在抗震设防区,水平荷载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因此剪力墙有时也称为抗震墙。

5,求急锚杆挡墙的施工方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杨衍富挖方边坡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顺序分级开挖,各边坡应根据其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边坡施工方案。高边坡开挖工程中必须及时跟踪记录开挖揭示的坡面工程地质信息,并设置必要的措施监测开挖工程中的坡体变形情况,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单位反馈信息,以掌握边坡动态,保证施工安全。必须重视路堑边坡的截排水设置,按设计要求作好坡顶截水沟、平台截水沟、坡面急流槽及坡面排水孔,保证降雨、地下水及时汇流排走,不危害坡体。大面积施工预应力锚索和锚杆前应进行试验锚杆(索)拉拔试验,以验核锚固力,根据试验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指导施工。坡面防护工程必须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且应具备丰富的预应力锚索、锚杆及坡面防护施工验。1)挂网喷射混凝土:修整边坡坡面→制作安装边坡及坡面排水设施→布置普通锚杆孔位→锚杆成孔、安装、注浆→编制φ6.5钢筋框条→挂设成卷镀锌编制铁丝网→喷射C20小石子混凝土→养生等。2)框架锚梁+预应力锚索:修整边坡坡面→制作安装边坡及坡面排水设施→布置预应力锚索孔位、钻孔、锚索制作、注浆→人工坡面开凿槽模→立模现浇框架锚梁及垫块→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封锚等。3)竖向锚梁+普通长锚杆:修整边坡坡面→制作安装边坡及坡面排水设施→布置普通长锚杆孔位→锚杆成孔、安装、注浆→人工坡面开凿槽模→立模现浇竖向锚梁→坡面挂网喷射混钻进方式:采用无水干钻。3)在张拉时,应采用张拉系统出力与锚索体伸
八、施工方法(一)锚固工程施工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页)由于锚固工程主体为地下隐蔽工程,并且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密切相关,要求严格按照有关锚固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确保边坡稳定和结构安全。锚杆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锚孔测放、锚孔钻造、锚筋制安、锚孔注浆、砼结构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灌等工作流程。其中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锚孔成孔,二是锚孔注浆,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卡孔;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岩(土)沉渣和地下水排出孔外,保证注浆饱满密实。(1) 施工准备进行锚杆施工前做好人员组织和施工设备、材料、试验检测。开工前做好钢筋、浆体材料试验、配合比试验、相关机械设备检验等。安装锚杆前,要先进行钻孔深度、钻孔倾角、锚杆长度检验;然后安装经现场监理检验制作合格的锚杆并注浆;锚杆施工完毕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锚杆验收和长度检验。(2) 锚孔测放根据各工程立面图,按设计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3) 搭设脚手架工作平台自平台开始对锚固的坡面分级搭设钢管脚手架,脚手架的平台位置与钻孔位置相应,脚手架的横杆与纵杆之间利用斜杆加固,然后铺设厚木板形成钻机的操作平台。要求脚手架在平台和坡面上的受力点打入地层不小于20cm,同时所有的扣件牢固连接。(4) 锚孔钻造①钻机就位锚孔钻进施工前,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钻机导轨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②钻孔设备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岩层中采用潜孔冲击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③钻进方式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及冲洗孔壁,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破坏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情况进行控制,防止钻孔偏斜、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④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层和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颈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后及时进行固壁注浆处理(注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24小时后),重新扫孔钻进或采用跟钻工艺。⑤孔径孔深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值,并超过20cm以上。⑥锚孔清理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孔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5) 锚筋制安1、锚筋体材料:在该标段的锚固工程中,锚杆材料采用直径28mm的二级螺纹钢;排水平孔材料为φ100mmPVC管;2、锚筋体组装:φ28锚杆采用φ6钢筋制作对中支架,间距2m; 3、锚筋体的储存、运输与吊装:组装完成的锚筋体要顺直地分开摆放在通风干燥处,露天储存或制作时,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并应、采用覆盖措施。水平运输时,各支点间距不得大于2m,锚筋体的弯转半径不宜太小,以不改变和损伤钢筋体结构为限。垂直运输时,除主吊点外,其他吊点要使锚筋体快速、安全脱钩。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要细心操作,不得损伤锚筋体及其防护介质和组成部件。4、锚筋体安装:锚筋体入放锚孔前,要检查锚筋体制作质量,确保锚筋体组装满足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锚孔内及孔外周围杂物要求清除干净。锚筋体长度要与设计锚孔深度相符,锚筋体无明显弯曲、扭转现象,锚筋防护介质无损伤,凡有损伤的必须修复。锚筋体入孔长度要满足设计要求,锚筋体安装完成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6) 锚孔注浆锚孔钻造完成后,要及时安装锚固体并进行锚孔注浆,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⑴设备与注浆材料:根据该标段锚固防护的设计要求,采用BW-150型注浆机;锚杆注浆采用M20的水泥砂浆,水泥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高铝水泥。⑵准备:注浆准备工作应严格认真按配合比备制原材料,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顿较长时间再作业时,用水或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⑶注浆浆液:注浆浆液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液要在初凝前完成,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锚杆注浆浆体强度不低于20Mpa。⑷注浆结束: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⑸注浆记录与试验:注浆作业过程做好记录,同时每批次注浆都要进行浆体强度试验,试件不得少于2组。浆体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不得在锚筋体端头悬挂重物和拉绑碰撞。
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1、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挡土墙边线,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位,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控制桩。2、清理基坑及基底处理:根据测量放样的基坑施工范围和设计深度进行开挖。墙基应置于可靠的岩层上,且基础埋入基岩强风化层1~2m,如基底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工程师变更施工方案。3、模板安装A、模板制作:钢模板宜采用标准化的组合模板。组合钢模板的拼装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各种螺栓连接应符合有关标准。钢模板及其配件应按标准的加工图加工,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B、模板安装: 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防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装。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变形。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 ,若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4、混凝土生产及运输A、混凝土搅拌: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季施工时,应增加测定次数,据此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运至现场不得有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采用罐车进行混凝土的运输,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输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因运距较远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后应在罐车内再次搅拌1~2分钟后,再进行混凝土施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施工。 B、混凝土的浇筑:凝土浇筑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后方可浇筑。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用海棉条或双面胶填塞严密,模板内应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不能漏振和过振。混凝土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砼施工一层后,人工进行片石摆放,按规范要求摆放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砼施工。砼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初凝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毛毡进行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片石掺加前应清除表面的杂物、泥土等。片石掺入量一般不超过总圬工体积的25%,施工控制在20%,掺入时不可乱投乱放,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预埋件,不可直接接触基底、模板。5、混凝土的养生及模板拆除浇筑完成后,应在初凝后尽快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在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养护标准以经常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为主,养护天数不少于7天。模板拆除:模板拆除应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要求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时严禁抛仍。卸落支架和拱架应按拟定的卸落程序进行,分几个循环卸完,卸落量开始宜小,以后逐渐增大。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在横向应同时一起卸落。拆除模板,卸落支架和拱架时,不允许用猛烈地敲打和强扭等方法进行。模板、支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6、沉降缝设置沉降缝按照设计位置设置,挡土墙施工时,按沉降缝位置分段施工,挡土墙施工完成成,沉降缝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入10~20cm。供参考
浆砌挡土墙工程 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高金伊山郡项目工程条石挡土墙,高金伊山郡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分项工程。其中条石挡土墙总长超过500m,墙高度为1m--12m之间,砌筑用毛料石、砂浆,其强度不小于30mpa.二、工程重难点分析 1、脚手架搭设 1)、本挡土墙采用平行流水、分段施工法,须沿挡墙横向搭设双排脚手架。高度方向只可随挡墙施工,采用层层搭设的方法(每米搭设一次、内铺木架板板),否则工人无法施工。(脚手架搭设须符合jgj_130-2001规范,详图附后) 2)、须搭设运输跑道。本工程采用“斜跑”,坡度27度,沿砌筑脚手架外侧搭设(脚手架详图附后)。 2、运输、安全及工期 1)、本工程局部挡墙高度达到12米,给条石的运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且条石自重较大),即便搭设“斜跑”,施工、运输亦很困难,且促成了重大的危险源。 2)、砌筑平台的脚手架必须层层搭设,如果每米搭设一次(高度过高,工人无法施工),按挡土墙高度,则须搭设数次,工序交接繁杂。由于施工难度的存在,施工进度极大放缓。三、施工布置1、本工程已经完成了“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2、场地布置:料场设在场平上(堆放河砂、水泥);由于挡墙分部较广,石料至少分五处堆放,辅助材料也分五处堆放 。四、浆砌条石施工工艺材料1)、砌筑石料浆砌条石所用石料部分为场内旧条石,其余为外购条石。石料必须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岩石,其抗水性、抗冻性、抗压强度等均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砌筑面石应进行加工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2)、砌筑砂浆砌筑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设计标号、和易性,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砂浆的配合比须经试验确定,并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砂浆必须拌和均匀,其拌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min,一次拌为应在其凝结之前使用完毕;水泥与塑化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2%,砂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5%,水的配料误差不得大于1%。2、浆砌条石砌筑浆砌条石砌体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稠度宜为3~5cm,当气候变化时应进行适当调整。砌筑时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筑,不得有空缝。在铺筑砂浆之前,石料就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化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4.3.2.3 浆砌条石施工浆砌体采用人工铺筑法砌筑,砂浆稠度为30~50mm,在浆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的面,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并应砌成斜槎。浆砌条石应做到:(1)条石基础砌体的第一皮应采用丁砌层座浆砌筑。(2)条石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大于20mm。(3)砌筑条石砌体时,条石应放置平稳,砂浆铺设厚度应略高于规定的灰缝厚度6~8mm。(4)条石砌体应上下错缝搭砌,砌体厚度等于或大于两块料石宽度时,若同皮内全部采用顺砌,则每砌两皮后,应砌一皮丁砌层;若在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则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距应不大于2m。(5)条石砌体应采用同皮内丁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间部分用毛石填筑时,丁砌条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6)砌筑挡墙应按监理人要求收坡或收台,并设置伸缩缝和排水孔。(7)浆砌条石挡墙每隔10m设一变形缝,缝宽2cm,缝间用沥青杉板填塞。变形缝从挡墙基础至墙顶应垂直,两面应平整,采用沥青杉板沿墙内、顶、外三边设置。(8)石料强度为mu30,水泥砂浆强度为m7.5,挡墙外露面应粗打一遍并采用1:2水泥砂浆勾平缝,缝宽2cm,勾缝须待填土基本稳定后再行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4.3.2.4 保证砌石质量的措施1、原材料质量控制(1)选用新鲜、坚硬、无剥落层、无裂缝石料。(2)条石应呈长条形,表面凹凸不超过30mm。(3)石料砌筑前用压力水冲洗洁净,保持湿润状态。(4)水泥、砂碎石骨料按规定要求分期分批抽样检测,不合格品坚决拒用;(5)其他材料(如止水铜片、止水条等)在取得可靠合格证明后才采购进场;有保质期限材料在保质期内使用。2、胶结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砂浆配合比由有资质试验室预先试验提供,现场采用电子计量器精确称重;水泥砂浆定期在拌和机口出料时间的始末各取一个试样,测定其湿容重,其前后差值每立方米不得大于35kg;同一标号砂浆试件的数量,28天龄期的每200m3砌体取成型试件一组3个。3、工艺操作质量要求(1)工作面清理:将砌筑面浮浆、残渣及其他杂物彻底清理,工作面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2)胶结材料铺填:保证足够的铺浆厚度,摊铺水泥砂浆应保证面石有一定的下沉幅度。(3)石块安砌①堤腹采用立砌,石料务求自身稳定,块石之间留有足够间隙,防止面线接触;②同层砌体大致砌平,力求缩小相邻石块高差,以利上下层座浆结合紧密及相互错缝;③块石面边缘砌缝应顺直、整齐、牢固,外露面应选用较整齐的石块。4、沉降缝、泄水孔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5、砌体质量检查及评定砌体日常砌筑过程中,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要求施工。现场质检人员、施工技术干部定时或不定时随机撬石或做插钎灌水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进行返工。(1)浆砌块石砌体质量检查①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沉降缝贯通情况等的外观质量检查。②块石砌筑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检查:其检查方法按gb 50203-98表6.1.6的规定执行。(2)干砌块石砌体质量检查①外观检查:砌体砌筑面的平整度和勾缝质量、石块嵌挤的紧密度、缝隙砂浆的饱满度、沉降缝贯通情况等的外观质量检查。供参考

6,求助铁路护坡施工方案

  路基防护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客运专线铁路××段路基防护工程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1路基防护及支挡的一般规定   使用的砂浆或混凝土必须有配合比和强度试验,并留够试件。石质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所用砂浆、混凝土,应用机械拌和,不应直接在砌体面上或路面上以人工拌和,并应随拌随用。   3.1.1 边坡防护   在所有路堤的基床表层以下路堤边坡的外边缘处,水平铺设宽度不小于3.0m的双向土工格栅。   当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施工。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上施工。设有支挡结构物及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应先作好支挡结构物、排水设施,再施作防护工程。防护的坡体表面应进行检查处理,防护设施应与坡面密贴结合。   施工前应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   路基防护所设置的泄水孔的位置、布置形式、孔径尺寸及泄水孔背反滤层的材料、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畅通。砌体及反滤层(或垫层)的材料、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1.2 路基支挡   岩体破碎或土质松软、有水地段,修建支挡结构应按结构要求适当分段,及时施工,不应长段拉开挖基。   支挡结构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排水设施。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基础及墙身施工,并做好墙后排水设施,及时回填或填筑路堤。   支挡结构的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挡结构背后填料及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支挡结构端部伸入路堤或嵌入地层部分应与墙体一起施工。路堑支挡结构顶面应抹平与边坡相接,其间孔隙应填实并封闭。   支挡结构与桥台连接时,应协调配合施工;必要时应加临时支撑,保证相接填方或地基土层的稳定。   支挡结构基础基坑开挖后,要核对地质资料,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当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   泄水孔、反滤层、排水层、隔水层、沉降缝和伸缩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2 边坡防护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2.1 施工方法及工艺   ⑴干、浆砌片石边坡   ①准备:   边坡砌筑应在坡面密实、平整、稳定后,方可铺砌。石料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砌筑前,其表面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②挖基:   护坡施工采用人工挖基,人工刷坡,砌筑前,将基底平整夯实,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砌筑。   ③砌筑:   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铺砌时自下而上进行,砌块不得大面平铺,石块应彼此交错搭接,错缝一般为7~8cm ,不得松动,严禁浮塞。砂浆在砌体内必须饱满、密实,不得有悬浆。   砌体宜用15cm以上的块(片)石。   干砌边坡表面应平整,如遇坚石可挖成台阶。   砌体护坡分段施工时,每隔10~15m宜设一道伸缩缝,并做好伸缩、沉降缝及泄水孔,泄水孔后面,应设置反滤层。   ④勾缝养生:   勾缝前,应先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整完好,干砌护坡勾缝应在路堤沉降已趋稳定后进行。浆砌片石应进行洒水养生。   砂浆凝固后,墙面全部刷干净,使外貌整洁美观。   ⑵边坡植物防护   ①准备阶段:   喷植前应修好天沟等排水设施,修整坡面,嵌补凹槽、坑洼、准备好喷混材料等。喷射混合物由黏土、谷壳、锯末、水泥及复合肥等拌合,喷混材料应随拌随喷。粘土要先放在搅拌机中预拌,粉碎成粉状达到要求后,再加草籽和化肥,拌合均匀。   备好风、水、电。   备好塑料网、梯架。   ②喷播操作:   检查风、水、电路与机具。   在已修整好的边坡上先撒上一层客土。   人员与喷射机就位,调整好进料阀门,向机组的料斗中加料。   打开进风管阀门,开启喷头水阀,湿润坡面。   调整供水量,使混合料湿润成浆状,喷到坡面上的泥浆光泽而不下流。喷射枪尽量垂直坡面,从上到下反复喷射数次达设计厚度。喷射厚度为0.08~0.1m。   停料、断水电、关闭风路、停机。   回收回弹料。   ③养护:   护坡喷植后,进行不少于20天的喷(洒)水养生,务使喷植护坡始终具有足够水份,促使草籽发芽、生长。   ⑶ 栽植乔木、灌木   ①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a.苗木准备   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列出苗木的品种、数量、规格、落实苗木供应来源,以及运到栽植地的运输情况及方法。对符合规格、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逐株做记号。高质量的苗木应具备的条件:根系发达完整,主根短直,接近根茎范围内有较多的侧根和须根,起苗后根系无劈裂;苗木粗壮通直;主侧枝分布均匀,能构成完美的树冠;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b.植前整地及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栽植地土质应基本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如发现土质太差,在栽植前换填种植土,以保植株成活。   根据图纸,在现场找出苗木实际栽植位置,用白灰撒处灰点,进行定点放线。一般采用行列式放线法及等距弧线放线法。   c.树穴的开挖   树穴开挖一般在运取苗木前1~2天进行。种植穴的大小依土球及根系情况而定,带土球的应比土球大16~20cm,穴的深度一般比球高度稍深10~20cm,栽植裸根苗木应保护根系充分舒展,树穴必须保证上下口径一致,避免出现上大下小的“锅底坑”,挖出的表土、心土应分别堆放。   ② 苗木栽植施工要点   a.栽植时间:应尽量缩短起苗与栽苗之间的时间差,做到随起随栽。   b.苗木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有植物必须有良好的包装,以保证不受太阳、风吹等不良气候的侵害。裸根植物的根系应沾泥浆,并包在稻草袋中,常绿树及灌木应有土球及草袋包装,到现场及种植前保持完好土球。   c.苗木种植:将苗木的根系或土球放入树穴内,使其居中再将树木立起,保证垂直,然后分层回填种植土。一般每层20—30cm,先填较肥沃的表土,填土后将树根稍向上一提,使根系舒展,用锨把将土捣实,直至填满穴坑。土痕应略平稍高于坑口,防止栽植后出现陷落、下沉,导致树干基部积水腐烂。坑土填平后,用余土环树,筑起拦水围堰并拍实以利浇水,高度不低于15cm。   d.苗木浇灌:新植苗木的浇灌应以天然水为佳,之后48小时之内必须浇上一遍水,第二遍水随后进行,第三遍水在第二遍水后5—10天内进行。注意浇水必须浇足浇透,浇完第三遍后,应及时封堰,并在树干基部周围堆成20~30cm高的土堆,以保持土壤内水分。   ⑷ 边坡上土工格栅的铺设   土工格栅按设计要求选定,按规定的批次进行检验。   土工格栅运至工地后,分批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施工前根据设计长度将土工格栅裁剪好,搬运至现场。   铺设土工格栅的路堤边坡下承层表面应整平、压实,清除表面坚硬凸出物,并适量洒水湿润。   按设计铺设铺设土工格栅时,将土工格栅自下而上地摊铺,并使土工格栅露出坡面,而后回转,用U行卡固定于坡面上。边坡上的土工格栅同样用U形卡固定,使之与路基面密贴。搭接处U形卡间距0.3m,U形卡长20cm。   ⑸ 混凝土空心砖防护   ①准备:   施工前应修整好坡面,清除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致平整。空心砖在预制场预制,采用定制的钢模板。砼由拌和站集中搅拌,砼运输车运送,人工机械振捣。   混凝土空心砖采用C15混凝土预制,一般为正六边行。空心砖内填土植草或喷播植草,用于路基边坡防护即可提高景观效果,又可防止地表水对路基边坡的直接冲刷。   ②铺砌:   砌筑空心砖前,先对边坡进行修整,夯拍,检查验收,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混凝土空心砖应自下而上铺设,铺设时用橡皮锤击打使砖与坡面密贴,不得使用铁锤等硬物。   ③回填喷草:   砌筑完成后,砖的空心部分回填适宜植物生长的黏性土,再撒播草籽或喷播植草。并经常喷雾洒水进行养护。   3.2.2 施工工艺   ⑴干、浆砌片石边坡   片石边坡施工工艺框图   ⑵边坡植物防护   边坡植物防护施工工艺框图   3.2.3边坡防护技术措施   ⑴干、浆砌片石边坡   砌体应分层、分段砌筑,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砌筑,应坐浆饱满,各砌块的砌缝应相互错开,不得有通缝和空缝,表面平顺整齐,与边坡嵌接牢固密贴。砌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骨架砌筑前应按设计型式、尺寸挂线放样,开挖沟槽,沟槽尺寸根据骨架尺寸而定。   砌筑骨架应从衔接处开始,自下而上砌筑,两骨架衔接处应处于同一高度。骨架应与坡面密贴,骨架流水面应与草坡表面平顺。骨架基础与下部侧沟平台,浆砌片石或浆砌片石水沟连接时,应整体砌筑,灰浆饱满不留缝隙。   ⑵边坡植物防护   骨架内铺立体植被护坡网时,在纵横向每隔1m左右用不短于15cm竹钉垂直打入边坡固定,客土后夯拍,使网与坡面密贴。   草籽需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且适于本地区成活的多年生草种,喷播草籽含量每平方米不小于15~20g。完成喷播后,需及时进行洒水养生。对漏喷、草籽发芽成活过9稀部位还应进行补喷。   种草时分撒播和行播两种方式,草籽埋入深度不小于5cm,为使草籽均匀分布,可将种子与砂、干土或锯末混合。草籽养生期内,需用透气农膜覆盖,避免雨水冲刷。   路堑边坡较陡或较高时,可通过试验采用草籽与含肥料的有机质泥浆混合,喷射于坡面。   喷射机作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①应连续向喷射机供料;②保持喷射机工作风压稳定;③完成或因故中断喷射作业时,应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   ⑶边坡上土工格栅   土工格栅的铺设范围、层数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铺设的土工格栅属于隐蔽工程,应按隐蔽工程做好检查记录。   土工格栅的铺设允许偏按表5.1-3的要求控制。   ⑷混凝土空心砖   混凝土空心砖间砂浆应饱满,砌筑后外面整齐,各方向接缝顺直。勾缝应于路堤已趋稳定后进行。   3.2.4 注意事项   ⑴干、浆砌片石边坡   干、浆砌片石边坡防护施工前,应将坡面杂质、浮土、松动石块及表层风化破碎岩体等清除干净;当有潜水露出时,应作引水或截流处理。   防护工程的各种防护都必须加强基础处理和圬工质量,防止水流冲刷和淘空,保证路基稳定。   ⑵边坡植物防护   喷播植草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喷播材料与草籽应按配比充分搅拌均匀,清理好的坡面应提前湿润,喷洒应自下而上进行,草籽喷洒应均匀,不得流淌。   植物防护工程施工应根据植物的特性,适时种植,避免在暴雨季节、大风和高温条件下施工。   喷播植草时大面积的喷播工程应先进行试播,以得到合理的种子、肥料、农药、保水剂和营养土等的配合比,将混合料按一定比例加水制成喷投物料,喷投物料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喷到预定的坡面上切忌浆材沿坡面流动。   ⑶混凝土空心砖   采用边坡满铺混凝土空心砖时,加固范围周边须设M7.5浆砌片石镶边。若为路堤,坡脚须设脚墙基础。截水骨架内结合空心砖使用时,应在骨架完工后再开始铺砌空心砖。   3.3路基支挡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3.1 施工方法及工艺   ⑴挡墙   ①挖基:   挡墙基础采用人工进行开挖,采用分段开挖方式。路堤墙一般在路基填筑前进行施工,但填土面与墙体砌筑顶面高差不得超过1.0m。堑墙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后进行路堑墙开挖的施工。   路堤墙基础沿线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时,基底纵坡应不陡于5%,若陡于5%时基底做成台阶式。   路堑挡墙基础应在路肩或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2m,并低于侧沟砌体底面不小于0.2m。地质不良地段,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浇筑墙身。临时开挖边坡一般应与墙背保持一致。   ②现浇墙身砼:   现浇钢筋砼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砼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浆再浇灌墙身砼。   墙身模板采用大块钢模板拼装,墙身模板视高度情况分一次立模到顶和二次立模的办法,一般4米高之内为一次立模,超过4米高的可分二次立模。当砼落高大于2.0m时,要采用串筒输送砼入模,避免砼产生离析。砼由砼搅拌站加工,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在墙顶搭设平台,用吊机吊送砼至平台进行浇灌,砼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切勿漏振或过振。在砼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以免产生松顶,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m结合墙高或地基条件的变化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缝宽0.02m,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m。   砼浇灌过程中应派出木工、钢筋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砼试件制作应在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作业班应制作不少于2组试件(每组3块)。   砼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24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③泄水孔、反滤层:   按设计要求铺设泄水孔、反滤层。   ④回填:   挡墙基础在施工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墙后填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冲击影响。   墙前基坑,非浸水地段用原土回填,夯实紧密;浸水地段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并将回填面做成向外倾斜不小于4%的横向流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地基。   为保证路堤墙在施工过程中的自身稳定,施工中墙背应及时回填夯实,填土面与墙体砌筑顶面高差不得超过1.0m。   ⑵挡墙施工工艺   挡墙施工工艺框图   3.3.2 技术措施   ⑴挡墙   施工前应做好截排水措施,雨天积水应随时排干。基坑砌筑前应将基底表面风化、松散土石清除   挡墙砌筑应挂线施工,挤浆法砌筑。应同时砌筑预埋构件、检查梯、台阶、栏杆等,并应连结牢固。   进行地基处理后,挡土墙基础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分段跳槽开挖。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砼输送车运输,人工机械振捣。悬臂式路堤挡土墙采用C20混凝土,受力钢筋采用螺纹钢筋;分布钢筋采用光面钢筋,受力筋与分布筋用铁丝捆扎连接,使之成为一体。悬臂挡土墙墙址板与墙踵板一起浇注,立壁一次浇注完成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做沉降缝、伸缩缝、防水层、泄水孔。   养生:采用覆盖草袋或毛毡洒水养生。   回填:在墙内侧,泄水孔以下先夯填粘土,防止水下渗,粘土层以上,采用砂夹碎石作反滤层,确保水能够顺利从泄水孔中流出。   3.3.3 注意事项   ⑴挡墙   施工前应作好地面排水和安全生产的准备工作。浸水挡土墙宜在枯水季节施工。   挡墙基坑开挖前,作好排水设施。基坑开挖后,及时进行基础及墙身施工,并作好墙后排水设施并及时回填。   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与设计情况有出入,应按实际情况报监理工程师调整设计。   挡土墙的底部、顶部和墙面外层宜先用较整齐的大块石砌筑。   路堤墙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将坡面挖成台阶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填筑,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砌体外露面和坡顶、边缘及边角应选用较大、平整并加凿修的石块砌筑。砌体应在砂浆凝结前将灰缝勾好,否则在砂浆凝结前将灰缝砂浆刮深50mm,为以后勾缝作好准备。砂浆凝固后,墙面全部刷干净,使外貌整洁美观。   ⑵悬臂式路堤挡土墙   ①悬臂式路堤挡土墙采用C20混凝土,受力钢筋采用螺纹钢筋;分布钢筋采用光面钢筋,受力筋与分布筋用铁丝捆扎连接,使之成为一体。   ②挡土墙施工前作好排水,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墙底埋入地面下0.5~1.0m一般为1.0m,如果地面高程与实际情况不符,可据此调整墙高。   ③挡土墙底铺设厚0.1m的碎石垫层夯实至设计高程,整平后浇筑挡墙混凝土。   ④在底板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立臂混凝土灌注,立臂与底板相接处将底板凿毛且不得留下残渣。   ⑤浇筑挡墙混凝土时,底板在宽度方向不应间断,必须一次浇注完成;立臂在高度方向若有间断,第二次浇注时必须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凝固混凝土的牢固粘结。⑥注意挡土墙与相邻桥台或涵   洞端墙顺接。   在挖孔桩施工时要注意按设计要求预埋墙面板的钢筋。在挖桩孔过程中,发现地形、地质条件与设计资料不吻合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及时设计。   4.劳动组织   4.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4.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负 责 人 1人   技术主管 1人   专兼职安全员 1人   工 班 长 3~5人   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 4~6人   机械工、普工 30~100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5.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石灰应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其指标应达到合格标准。   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石灰、水泥等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使用应有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6.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一般包括混凝土拌合设备、砂浆拌合设备、钢筋加工设备等,具体数量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配置。   7.质量控制及检验   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7.1路基防护质量控制及检验   7.1.1各种水泥砂浆、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石料的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的规定。   植物防护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按《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进行验收。   混凝土空心砖预制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的规定。   7.1.2检验方法   边坡防护的要求如下:   植物防护覆盖率、成活率   序号 项 目 覆盖率(%) 成活率(%)   1 一般地区 植草防护 土质路基边坡 85 —   2 石质路基边坡 70 —   3 种植藤本植物、灌木、乔木防护 土质路基边坡 — 80   4 石质路基边坡 — 70   5 干旱地区 植草防护 土质路基边坡 65 —   6 种植藤本植物、灌木、乔木防护 — 70   7 寒冷地区 植草防护 土质路基边坡 80 —   8 石质路基边坡 70 —   9 种植藤本植物、灌木、乔木防护 土质路基边坡 — 75   10 石质路基边坡 — 70   固土网垫铺设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1 搭接宽度 +30mm, -0   2 上、下边埋入土深度 不小于设计值   3 回转长度 不小于设计值   4 固定钉长度 不小于设计值   5 固定钉间距 +50mm   土工格栅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1 铺设范围 不小于设计值   2 搭接宽度 0—+50 mm   3 上下层搭接缝错开距离 ±50mm   4 层间距 ±30mm   5 回折长度 ±50mm   砌体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浆砌片石 干砌片石 带截水沟浆砌片石 混凝土预制块   1 平面位置 ±50mm ±50mm ±50mm ±50mm   2 基底高程 ±50mm ±50mm ±50mm ±50mm   3 坡顶高程 -20mm,0 -20mm,0 -20mm,0 -20mm,0   4 坡度 ±0.5% ±0.5% ±0.5%   5 护肩,镶边及基础厚度、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6 砌石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7 垫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不小于设计值   8 坡面平整度 30mm 30mm 30mm 10mm   9 骨架 净距 ±50mm   10 宽度及边槽高度 不小于设计值   11 骨架厚度及嵌置深度 不小于设计值   12 踏步宽度、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13 混凝土板 边长 +6mm,-3mm   14 对角线长 +6mm,-3mm   15 厚度 +4mm,-2mm   7.2路基支挡质量控制及检验   路基支挡结构工程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执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的规定,其中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执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260号)。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支挡结构施工允许偏差   部位 项目 允许偏差(mm)   基础 前边缘距路基中线 0,+20   宽度(前缘至后缘) 0,+20   顶面高程(水平基线) ±20   墙身 前边缘距路基中线 0,+20   厚度(前缘至后缘) 0,+20   顶面高程 ±20   垂直度 h≤5m 10   h>5m 15   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板、柱、块体) 长度 柱 +10,-5   板、块体 +10,-5   板对角线差 10   横截面尺寸 柱、块体 ±5   板 宽 +3,-5   高 +5,-3   厚 +4,-2   侧向弯曲 柱 L/750   板、块体 L/1000   上表面平整 5   8.安全及环保要求   8.1安全要求   8.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   8.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   8.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   8.1.4改良土施工中,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   8.2环保要求   改良土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为保护自然环境,在化学改良土改良过程中,应减少甚至避免石灰(或水泥)扬尘,并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8.2.1应对石灰在运输、储存、磨细、消解、撒布、拌和等各环节制定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石灰与外界的直接接触。消解石灰时,应选择在避风近水的地方,并在其周围进行封闭。   8.2.2与石灰接触的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工作服。   8.2.3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8.2.4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文章TAG:挡墙  钢模  钢模板  模板  挡墙钢模板哪里回收  
下一篇